移植次数与密度如何确定
作者:彩枫美国红枫基地 发布时间:2013年1月16日
移植的密度(即行株距)关系到定植苗木若干年的营养空间,关系到培养成品苗的较终质量,也关系到养护管理的成本及土地利用的成本。要依据以下因素去设计:
(1)培育成品苗的规格决定移植的密度
培养不同规格的苗木需要不同的行株距,这是总的原则。培养大苗要经过多次移植,移植的密度大(行株距小),相应移植的次数就多些。苗木移植的次数和树种生长速度有关,生长速度快,移植次数少,移植密度可大些。一般落叶乔木培养到胸径4~ 6cm,定植行株距一般为lOOcm×80cm。要培育到胸径7— lOcm的落叶乔木,行株距则应定在1.5m×1.5m以上,才能满足其地上及地下的营养空间。特殊树种特殊对待,如水杉树冠较窄小、不开张,为节约土地行株距可定为1. 5m×1mo对于大规格常绿树为满足其生长空间需要,避免过频移植,根据预计出圃规格移植密度应一次到位。如培养2~3 m白皮松行株距应为 2m×2m。培养5~6m白皮松,行株距应为3m x3mo移植前期行株间肯定过宽,为充分利用育苗地,可间作2~3年生的短线小苗。有些行株距设计可在原小规格苗木密度基础上,结合出圃、移植,进行隔行或隔株间出,以此调整扩大行株距培养大苗。
(2)根据机械要求,确定移植密度
苗圃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。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、提高生产效率,行距首先应作相应的调整。如要进行机械中耕、施肥、机械掘苗等作业,行距一般设计为1. 2m以上。要求较好南北贯通,地头留出机械作业道,供机械作业调头、拐弯使用。
(3)适应育苗间作要求,确定移植密度
园林苗木品种较多,有些树种需要遮阳养护,有些不耐寒树种需防寒养护。间作是处理好这些树种养护条件的较好办法。如大叶黄杨、锦熟黄杨的耐寒性能较差,一二年生小苗过冬保存率仅70%,北京地区园林苗圃为解决这个问题,采用大行距定植桧柏、白皮松、华山松,行间定植大叶黄杨、锦熟黄杨的方法,为这些耐寒性较差的边缘树种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,过冬保存率提高达 90u/o以上。在大行株距落叶乔木的行间种植金银木、珍珠梅、天目琼花等耐阴花灌木,既扩大了乔木的养护营养空间,又利用了乔木冠下好的生态条件对这些花灌木进行了有效养护,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。
(4)培养树干、树形需要及时调整株行距
密植养干、稀植养冠是不同园林苗木养护的常用方法。对那些养干较困难的落叶乔木,如国槐、栾树等,播种小苗不急于移植,而是留床养护3—4年,提干高至3m以上后,开始进行移植,加大行株距,进行树冠和树干的培养。对那些常绿乔木,重点是养成的树冠,必须及时调整行株距进行树冠和树形的培养。
上一条
下一条